现代防雷技术手段的特点和分区有哪些?
来源:海南翔波雷电防护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2-17 15:08:01
现代防雷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个方面。外部防雷既是对直击雷的防护,由接闪器(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引下线、接地体,作用是接闪、泄放雷电流,通过该措施可将绝大部分雷电能量直接导入大地。内部防雷主要由屏蔽、等电位、过电压保护和安全距离等组成,其作用是均衡系统电位,限制过电压幅值。
现代防雷技术的理论基础在于:闪电是电流源,防雷的基本途径就是要提供一条雷电流(包括雷电电磁脉冲辐射)对地泄放的合理的阻抗路径,而不能让其随机性选择放电通道,简言之就是要控制雷电能量的泄放与转换。 德国专家希曼斯基在《过电压保护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了现代防雷保护的三道防线:
(1)外部保护---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引入地下泄散;
(2)内部保护及过电压保护----阻塞沿电源线或数据线、信号线引入的侵入波危害设备;
(3)过电压保护----限制被保护设备上雷电过电压幅值。 这三道防线相互配合,各尽其职,缺一不可。
IEC LPZ的防雷分区:
(1)LPZ0A-天空、没有避雷针保护的大楼外部、上面没有顶棚等覆盖物的地面……雷电可能会直接击中的的空间。如大楼顶部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外的空间。
(2)LPZ0B-没有避雷针保护的非屏蔽大楼内部、有避雷针保护的大楼天台受保护部分、避雷线下的电缆等等雷电不易直接击中的 LEMP 没有衰减空间。如大楼顶部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内的空间和没有屏蔽的大楼内部或有屏蔽大楼内部的窗口附近。
(3)LPZ1-雷电不易直接击中,但LEMP因屏蔽而衰减的空间。如上述屏蔽大楼内部(不包含窗口附近)。
(4)LPZ2-在LPZ1区内,再次屏蔽的空间。如上述屏蔽大楼的另外设立的屏蔽网络中心。
(5)LPZ3-在LPZ2区内,再次屏蔽的空间。如上述屏蔽网络中心内的机器金属外壳内部,或接地的机柜内部。
现代防雷技术的理论基础在于:闪电是电流源,防雷的基本途径就是要提供一条雷电流(包括雷电电磁脉冲辐射)对地泄放的合理的阻抗路径,而不能让其随机性选择放电通道,简言之就是要控制雷电能量的泄放与转换。 德国专家希曼斯基在《过电压保护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了现代防雷保护的三道防线:
(1)外部保护---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引入地下泄散;
(2)内部保护及过电压保护----阻塞沿电源线或数据线、信号线引入的侵入波危害设备;
(3)过电压保护----限制被保护设备上雷电过电压幅值。 这三道防线相互配合,各尽其职,缺一不可。
IEC LPZ的防雷分区:
(1)LPZ0A-天空、没有避雷针保护的大楼外部、上面没有顶棚等覆盖物的地面……雷电可能会直接击中的的空间。如大楼顶部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外的空间。
(2)LPZ0B-没有避雷针保护的非屏蔽大楼内部、有避雷针保护的大楼天台受保护部分、避雷线下的电缆等等雷电不易直接击中的 LEMP 没有衰减空间。如大楼顶部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内的空间和没有屏蔽的大楼内部或有屏蔽大楼内部的窗口附近。
(3)LPZ1-雷电不易直接击中,但LEMP因屏蔽而衰减的空间。如上述屏蔽大楼内部(不包含窗口附近)。
(4)LPZ2-在LPZ1区内,再次屏蔽的空间。如上述屏蔽大楼的另外设立的屏蔽网络中心。
(5)LPZ3-在LPZ2区内,再次屏蔽的空间。如上述屏蔽网络中心内的机器金属外壳内部,或接地的机柜内部。
由此可见,,当今时代的防雷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复杂性大大增加了,雷电的防御已从直击雷防护到系统防护,我们必须站到历史时代的新高度来认识和研究现代防雷技术,提高我们对雷灾防御的综合能力。
转载:互联网